前幾天,被找去一個充滿法國人的活動。
沒想到在這個場合看到了KU和黑土。
隻身前往這個活動的我,一開始環顧四周沒看到任何熟悉的身影。
看到他們的瞬間,有種在海中找到浮木的感覺,我忍不住給酷一個大擁抱,實在太開心了,而且我們太久沒有近距離見面了。而這也是第一次我們三個在這個場合見面。
當天我們都驚訝地說:天阿!我竟然在bar裡見到你!
第一次看到黑土,是幾個月前,在一個歐式理髮店,當天剛拿到學生我的生日禮物巧克力,在等待學生剪頭髮的時候,我跑去問黑土:“你是黑土嗎?我是酷的中文老師!你要不要吃巧克力!”
黑土當時大喊:“原來就是你,酷常常跟我說<我的中文老師說….>”
我跟黑土的第一次對話就從巧克力開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接著,我就跟著酷他們坐在同一桌討論著被其他人說很嚴肅話題,我也才終於看到把我找去的人也坐在這裡!
在這桌的人剛好都有主辦一些在台灣法國圈的活動、法國機構。
我們這個無意間相聚的 “酷團隊”,跟大家討論著各種可能。
我只能說很感謝,邀請人都很有意無意地把JLMS這個小頻道、這個小小的學校,介紹給更多在台灣的法國社群。
坐在這群人中,充滿著法文嘈雜以及法式幽默、法式翻白眼,他們說著一些單位的瓶頸與想突破的種種...
聽著他們的對話,我也一直在思考:
如果有機會,我能不能結合我所有學生資源,讓他們彼此認識,讓不同學生群體的資源有機會創造雙贏,讓法國群體在台灣能有更多機會與大眾接觸,而不是只有我們這些對法國文化、語言有興趣的人成為一個小圈圈。
其中一位是即將在台北創立法國學校的創辦人,一口流利的中文跟我分享著他滿滿的理念、理想,我相信辦學不容易。他的概念是:現在要進入美國學校、歐洲學校要有一定的身份(至少要有一本外國護照),還包括經濟能力門檻。有些人為了得到外國護照,不惜出錢購買非洲國家護照,只為了讓孩子進入這些國際學校。
而他希望接下來這間法國學校,能讓在台灣人,在台灣、希望來台灣的台法家庭有不一樣的選擇,學費當然不可能跟台灣公立學校相比,但是跟台北美國學校、台北歐洲學校已經親民很多。
他說,台灣一直希望能夠跟國際接軌,但有較多選擇的人,終究是一群在金字塔頂端的人,希望這個法國學校讓法國的教育思維帶入台灣,融入台灣,這也會是台灣與法國接軌與國際接軌的另一個選擇。
當天的聚會大概就在這樣的節奏中結束,總是讓人很期待未來的可能。
聚會結束後,我跟酷都很開心那天能在這樣的場合見面。
我們說好,如果以後有這種機會,可以找法國Anna、黑土一起去!這樣我就不用隻身前往這種讓我一開始有點不知所措的場合了...
自己工作我完全沒問題,但有時候不在語言中心教書、沒同事的的華語老師都會顯得有點孤獨,適時地出去social,總會在過程中充滿養分與動力。
Comments